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

小錢滾出大財富,招式2,風險與報酬


這幾天股市大好,無意中聽到朋友們在討論股票,
朋友1:我買了多種股票,有科技類,傳產類,電信類。
朋友2:為什麼要這樣買啊?
朋友1:因為要分散風險阿
當我聽到這的時候,我心裡嚇了一跳,股票是高風險的,當大盤重跌的時候,幾乎沒有一檔股票可以倖免,就算那家公司績效再好,也無法擺脫下跌的命運,所以說這樣是沒有分散風險的。所謂的分散風險,是要將本金放在風險高的市場,也要放在風險低的市場,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你有10萬元要拿來投資,為了降低風險又想要有不錯的報酬,可以4萬買股票,4萬買債劵,2萬放定存,這樣的話可以降低風險的發生,假如你把10萬都拿去買股票,一旦碰到金融海嘯,那就會血本無歸。但如果你都把10萬拿去放定存,雖然不會虧本,但是利率太低,幾年後通膨都把利率吃光了,等於是隱形的虧本。所以投資學第一課即是「風險與報酬之兌換」;也就是說報酬率高的投資商品一定得用風險來交換。
所以說,投資鐵律即為”高風險、高報酬”、 ”低風險、低報酬”,你不承擔風險是不可能得到好報酬的。

如何衡量風險

引自怪老子
如果我們希望能調整風險大小,那麼我們必須先知道如何衡量風險。風險有許多種,諸如信用風險、波動風險等。但最難處理的是波動風險,就好像股價每天都在波動,是漲還是跌實在不知道。如左圖是MSCI世界指數圖,由這張圖我們只知道它一路往上爬,而且上下波動還不小,尤其是1999年那一段。可是這張圖無法帶給我們任何其他的分析。

統計學家把這張圖的資料以每月為一期,計算當月報酬率,每年會得到12個月的報酬率。長期下來把這些報酬率做一張直方圖,觀察報酬率會呈現怎樣的分布呢?上下圖都是用同一組資料,卻有不同表現,一個是無法分析,另一個卻有規則可循。
引自怪老子
直方圖上呈現的是鐘型曲線告訴我們這是自然分配。這就好辦了,由統計學知道只要是自然分配就可以用平均值(μ)及標準差(σ)來分析。MSCI這組資料月報酬率平均值0.69%,月報酬率標準差4.1%。我們不要去管數學,只要知道其意義便可。自然分配代表報酬率會在平均值附近遊走,或稱為波動。至於波動大小由標準差決定,有68%的機會落於平均值正負一個標準差之間,95%的機會落於平均值正負兩個標準差之間。亦就是MSCI 世界指數每月報酬率:
68%的機會落於 -3.41%~4.8%之間
95%
的機會落於 -7.51%~8.89%之間
衡量波動大小就是由標準差的值來決定,標準差愈大波動愈大,標準差愈小波動愈小。這直方圖的外緣像一個鐘一樣,標準差愈大這鐘型曲線愈胖,標準差愈小這鐘型曲線愈瘦。
年化報酬率可以用月報酬率直接乘以12求得0.69%*12= 8.28%
年化標準差可以用月標準差乘以12的開根號 4.1%*12^0.5 = 14.2%

如何調整風險大小

我們已經知道風險可以由標準差來衡量,但是已經知道投資標的的風險(標準差)又如何呢?如果風險性資產只佔整個資產的部份比例,而其他部分則投入無風險資產例如定存,那麼整個資產的風險自然降低了。而且如果風險性資產比例愈低,整體的風險就愈低。這道理大家應該都知道,但是混合起來確實數字會變成怎樣卻鮮為人知。下面為其公式
報酬率 = (定存比例 * 定存報酬率) + (風險資產比例 * 風險資產報酬率)
標準差 =風險資產比例 * 風險資產標準差
例如MSCI世界指數ETF,平均報酬為每年8.28%,標準差14.2%;而定存報酬為每年2.2%標準差0%,那麼混合這兩種投資標的,不同的比例會有什麼結果呢?

引自怪老子
上表的第一行是完全100%投資MSCI ETF,所以報酬率8.28%和標準差14.2%完全和MSCI ETF一樣,愈往下看,定存比例就愈高,標準差就愈少,當然報酬率亦愈小。隨著定存比例往上升,我們可以看到標準差一路往下降,一直到零為止,那就是百分之百投資定存。這結果告訴我們什麼?只要調整定存比例,就可以調整風險大小。可想而知無風險資產在你的資產配置裡有多重要。
將上面表格中以標準差為橫軸(x),報酬率為縱軸(y),就可得到右上圖的資產配置線,橫軸標準差從0%14.2%;縱軸報酬率從2.2%8.28%。這條線的斜率代表每單位風險得到的報酬 (8.28%-2.2%)/14.2% = 0.43%。就是說每增加1%的風險(標準差)可換得0.43%的報酬率。斜率愈陡,代表承擔一單位風險得到的報酬愈高。這也告訴我們報酬是要用風險去換來的,用風險所換得的報酬稱之為”風險溢酬”。
例如MSCI World Index年化報酬率為8.33%,年化標準差為14.21%。我們如果投資100萬,可以70萬投資美金定存(4.8%),另30萬投資MSCI 世界指數的 ETF,這樣就可以將整組資產標準差等於14.21%*0.3 = 4.2%,當然整組報酬率也會降低4.8%*0.7 + 8.28%*0.3 = 5.844%。這組資產變成這樣:
年報酬率:5.844%
年標準差:4.2%
結論
既然報酬是要承擔風險去換得,當然承擔相同風險所得到的報酬愈高愈好,這就是資產配置的課題。由『如何調整風險大小』這節裡的資產配置線為例,要讓資產配置線變陡,就必須將基金的標準差(14.2%)維持不變,而報酬率要提高(>8.28%) 才有可能,或者是報酬率維持不變,降低風險。將兩種以上的不同屬性基金依不同比例混在一起,是會降低風險的。然而如何將兩個或多個基金混在一起而得到最佳報酬/風險的比值,稱之為”資產配置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